播撒科学火种,智创绿色未来 ——松下“可持续发展科普教育行”走进河北唐山遵化
携手启航:共筑可持续发展教育基石
2025年10月21日,松下“可持续发展科普教育行”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鲁家峪九年一贯制学校隆重举行。活动汇聚企业、学校与专家三方力量: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工会霍聪鑫主席,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政府及公共关系部金冬梅、徐秋博及志愿者团队;声学专家、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徐震博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代表杜盈老师,以及协会特邀AI科技专家詹娜老师与其科普团队共同参与。鲁爱民校长致欢迎词,对松下将优质科普资源送到校园表达感谢。随后,霍聪鑫主席介绍松下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全球实践,并与学校举行捐赠仪式,向学校捐赠教学物资。整场活动以“启迪科学素养、涵育绿色价值、赋能实践能力”为目标,围绕三项主题课程展开,帮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中点燃科学梦想。


深海探梦:“蛟龙号”点燃强国信念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高级实验师徐震博士以《大国重器——“蛟龙号”》为题,为全校师生带来高质量科普讲座。通过通俗讲解、震撼视频与互动问答,系统呈现我国载人深潜技术的关键突破与探索成果,生动诠释深海探测背后的工程原理与科学价值。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积极提问,在感受祖国科技力量的同时,树立起投身海洋强国建设的志向。这既是一次科学知识的传递,也是对“优质教育”(SDG4)的生动实践。

智造启蒙:工业机器人解锁“新质生产力”
面向八年级学生的STEM探究课《初探工业机器人》,由特邀AI科技专家詹娜老师与松下志愿者联合指导。学生以小组协作完成从原理理解到“操作挑战—智能控制”的完整实践链条,直观认识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场景,初步接触“工业4.0”与“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内涵。实践课堂让抽象概念可视化、可操作,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工程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体现了松下“教育即赋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其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优势。


玩转电磁魔力:一次协作探究的奇妙旅程
四至五年级学生参与“玩转电磁列车”趣味实验。活动以“任务驱动+团队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用铜线圈、电池、磁铁等实验材料,着手组装自己的“电磁列车”。学生在复现实验现象成功之后,将磁铁磁极与电池正负极作为变量,反复替换、不断尝试,掌握电磁学的基本原理,体会科学实验的乐趣。同时,过程性成功带来的成就感,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物理学科与工程创造的持续兴趣。

以绿“智造” 创未来理念赋能可持续发展
从深海“蛟龙”到智能机器人,再到电磁列车,本次“松下可持续发展科普教育行”以“看见科学—理解技术—动手创造”的递进式体验,搭建起企业、学校与专家协同育人的创新生态,不仅为乡村孩子带来优质科技资源、拓宽国际与产业视野,更在心中种下热爱科学、追求绿色与面向未来的种子。活动充分诠释松下“Panasonic GREEN IMPACT(绿智造 创未来)”的战略愿景。未来,松下将继续发挥在绿色与智能制造领域的优势,推动创新科技与教育场景的深度融合,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持续贡献力量,共同创造更加绿色、智能、可持续的美好未来。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