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师范学院大学生推普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武定县高桥镇的3天实践纪实

admin 4257 2025-07-13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推广普通话更是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为积极响应“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的号召,深度契合国家“语言文字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导向,楚雄师范学院组建了一支以“青春建功新时代,志愿服务暖基层”为行动理念的暑期社会实践团,专项开展推普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实践活动。自今年6月起,实践团便主动与武定县高桥镇展开多轮对接,从前期调研当地语言使用现状、梳理推普需求,到细化志愿服务方案、筹备教学物资,团队成员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完成了一系列筹备工作,为实践活动筑牢基础。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的生动体现,这支队伍始终以饱满热情待命,即将奔赴高桥镇的田间地头与村落课堂,用标准化语言搭建沟通桥梁,以青春力量激活乡村发展动能,让普通话成为助力当地产业升级、文化传承、人才培育的“金钥匙。

一、初入武定察实情,校定方案启新程

7月6日傍晚抵达高桥镇,7月7日团队第一时间开展问卷调查、访谈,摸清村民、商户的普通话使用痛点——老人怕“说不好丢脸”,商户愁“卖货时术语讲不清”,孩子们缺“标准发音引导”,这些细节都成了后续活动的“指南针”。

图为队员周正满访谈商户了解情况。李思蓉 供图

二、“推普课堂”进乡村:从“敢开口”到“会表达”

7月8日上午,在高桥镇团委书记张若琳和花桥村村总支委员石永平的带领下,团队来到了长冲村进行入户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团队了解养牛户和草莓种植户的普通话熟练度以及他们的需求后,对他们进行了简单的普通话以及抖音直播带货教学。在和村总支委员的聊天过程中,团队不仅详细了解了当地板栗、烤烟、草莓、萝卜等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与传统售卖模式,更结合年轻人对乡村体验的向往,为村支书带去了“沉浸式农旅融合”的新思路。

图为队员彭鑫浩指导草莓种植户使用抖音、快手直播功能。罗婷 供图

图为队员罗婷、刘宇和陈清才访谈养牛户,并纠正其普通话发音。彭鑫浩 供图

图为队员罗婷、周正满和彭鑫浩访谈花桥村村总支委员石永平。陈清才 供图

7月8日下午,在高桥镇党群服务中心贺白会的带领下,团队来到了高桥村老年活动中心,在“推普聊天+娱乐活动”的过程中,团队得知部分中老年人以前多次参加过推普活动并热烈欢迎大学生到本地开展活动,团队心中已悄然埋下再赴此地的种子。

图为实践团在高桥村老年活动中心开展“推普聊天+娱乐”活动。刘宇 供图

7月8日晚上,推普团队步入高桥书屋,目光所及处,皆是乡村未来的星火。志愿者们俯身轻语,为这群怀揣憧憬的孩童拂去发音里的生涩,用耐心拆解每一个音节的温度——教他们在“春”“夏”的平仄里触摸语言的韵律,在“家乡”“梦想”的念诵中筑牢表达的自信。对普通话已然流利的孩子,便化身为课业路上的同行者,指尖划过习题册上的疑难,将知识的微光汇入他们眼里的星河。此刻的书屋,墨香与童声交织,不仅是发音的校准场,更成了播撒表达自信的土壤。这群新生力量口中渐渐清晰的字句,恰似一粒粒饱满的种子,终将在时光里生长为连接乡村与世界的桥梁。

图为实践团在高桥书屋开展“推普+功课辅导”活动。高桥镇党群服务中心贺白会 供图

图为队员彭鑫浩带领学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高桥镇党群服务中心贺白会 供图

图为实践团和部分被辅导学生合影。高桥镇党群服务中心贺白会 供图

7月9日上午,在高桥镇政府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推普团队走进高桥养老院。这里的老人们多无至亲相伴,院落里的寂静,总在等待一声温热的问候。志愿者们围坐于老人身旁,用温润的普通话轻声拉起家常——从“今天的饭香不香”到“年轻时种过几亩地”,字句里裹着耐心与暖意;唱起《唱支山歌给党听》和《在变老的路上善待自己》时,老人跟着节奏轻晃着头,志愿者便放慢语速,一句句教他们咬准字音,歌声里没有完美的韵律,却有跨越年龄的共鸣。有人弯腰倾听老人的诉说,有人蹲下身帮老人整理衣角,琐碎的关怀里,时光仿佛也变得柔软。临别时,一位七旬老人颤巍巍道:“听习主席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今后报效祖国”这朴素的话语,像一粒种子落进心间,让团队忽然懂得:推普志愿活动不仅是语言的传递,更是用真诚的倾听与陪伴,为孤寂的时光注入了沉甸甸的温柔,而这份双向的触动,早已超越了语言本身的意义。

图为队员罗婷教72岁老人用普通话识谱唱歌。杨晨 供图

图为队员周正满、杨晨陪少数民族老人用普通话聊家常并教老人说简单的普通话。陶则威 供图

图为实践团与养老院部分老人合影。政府党群服务中心人员 供图

7月9日下午的座谈会上,高桥镇团委书记张若琳的总结发言如暖流汇川,既凝练了实践团数日来的奔波足迹,更点亮了语言赋能乡村的星火之光。寥寥数语,既是对实践意义的精准注解,更将当下的行动与长远的愿景紧紧相系,让在场者皆感肩头责任与心中热忱同频共振。

图为队员杨晨在座谈会上分享实践心得感悟。周正满 供图

图为实践团和党群服务中心相关人员在政府院子里的合影。高桥镇政府团委书记张若琳 供图

三、团队将携初心再赴,让牵挂落地成深耕

今后,楚雄师范学院赴武定县高桥镇开展大学生推普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暑期社会实践团,将继续以“语言为桥,筑梦乡土”的热忱奔赴。带着与老人唠家常时收获的温暖、教孩童读字音时点燃的希望,把“推普润心”的初心,化作深耕乡土的行动——不仅是教说标准普通话,更要在乡村振兴的脉络里,让语言赋能产业交流、文化传承,让一次次奔赴,成为连接青春力量与乡土希望的纽带,让起初的牵挂,在持续深耕中长成助力乡村蝶变的坚实羽翼 。(通讯员 彭鑫浩)


上一篇:播撒阳光育新苗 探寻产业促成长——湘大公管青年暑期实践纪实
下一篇:已是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