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校史连环画”项目结项:传统艺术赋能校史传播,创新实践助力美育思政

admin 4256 2025-10-20

近日,2025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本科生重点科研项目“校史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可视化传播新形式——以东北师范大学校史连环画为例”正式结项。该项目由美术学院2023级陈佳泽担任负责人,房玲玲老师指导,团队成员魏子芙、贾露畅、张艺馨、许亦滢,跨美术学院、传媒学院多专业的5人团队协作完成,通过连环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为高校校史文化传播与思政教育融合探索出全新路径。

跨学科协作:让校史“活”在画卷里

项目团队汇聚美术学(师范)、水彩画、中国画、视觉传达、广播电视编导五大专业力量,充分发挥跨学科优势。前期通过历史研究法系统梳理东北师范大学校史档案,提炼“创建新型东北大学”“建设师范教育基地”“跻身全国重点高校”等6大核心发展阶段;再以实证调查法访谈老教授、校友及在校师生,收集校史故事与文化符号,最终确定“写实+卡通”多元画风,将东北师范大学校史元素融入画面,形成兼具史料准确性与艺术感染力的连环画体系。

创作过程中,团队突破传统纸质载体局限,创新结合新媒体平台:在网络平台推送校史连环画,读者可以沉浸式感受学校发展历程。这种通过“视觉”的传播模式,让原本抽象的校史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视觉叙事,累计吸引许多师生关注,相关问卷反馈显示,学生对校史关键事件的知晓率较项目开展前提升65%。

实践赋能思政:传统艺术点亮育人课堂

作为“课程思政”与美育融合的实践探索,项目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连环画创作不仅聚焦学校发展成就,更深入挖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与师德典范——如通过连环画再现建校初期教师扎根东北、教书育人的故事,将爱国主义、教育情怀等思政元素自然融入艺术表达。

项目成果已在东北师范大学多场校园文化活动中展示。学生在参与连环画创作与阅读的过程中,不仅提升了美术素养,更深化了对学校精神文化的认同。“以前觉得校史离自己很远,现在通过一幅幅画,仿佛能看到前辈们奋斗的场景,更明白作为师大学子的责任。”参与反馈调研的2024级学生表示。

成果落地:为高校校史传播提供“东师方案”

除系列连环画作品外,项目还形成《2025年度“东北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本科生结题报告书》等成果,还创作了核心论文《从静态到动态:东北师范大学校史连环画的可视化传播革新》。报告中提出的“校史文化符号艺术化转化”“跨学科协作创作机制”等经验,为其他高校开展同类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指导教师房玲玲表示,该项目将传统连环画艺术与校史文化、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既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又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是“以美育美、以美育人”的生动实践。未来团队还将继续优化作品内容,推动校史连环画走进中小学,实现校史文化与基础教育的联动传播。


上一篇:花王(中国)连续五年鼎力支持上海国际大众体育节
下一篇:已是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